01 我是誰
我是信息工程學院。
現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和數字媒體技術三個專業,目前在校生813人。
學院特色:
學院以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為目标,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教學質量管理為抓手,重點建設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軟件開發、嵌入式系統軟件開發、移動物聯網設計與開發、遊戲軟件開發、交互式設計與開發等專業方向,建設了完備的實踐教學體系,并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獲批教育部“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不斷提高學生面向社會需求的實踐應用能力。
02我的三大招生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理工類)
1.本科(學制四年)
專業介紹: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知識背景,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嵌入式系統及移動物聯網系統分析、設計、開發、測試等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高級人才(嵌入式應用工程師、物聯網應用工程師)。
主幹課程:
C語言程序設計、C++語言程序設計、離散數學、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算法分析與設計、計算機組成與體系結構、操作系統原理、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概論、嵌入式系統原理、嵌入式應用程序設計、嵌入式接口與驅動設計、嵌入式系統設計與開發、傳感器原理及應用、物聯網技術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主要在IT、通信、智能産品制造、物流等行業及科研機構、政府管理部門從事嵌入式系統及物聯網工程應用的研發、測試、管理、維護等工作。
2.專升本(學制兩年)
專業介紹:
本專業圍繞互聯網軟件開發、移動互聯網軟件開發、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等主要方向,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精神、高素質的應用型計算機軟件開發人才。本專業旨在為學生打造堅實的學科及專業方向理論基礎,并通過體系化的實踐教學平台的訓練,以及依托學-研結合、學-創結合、校企合作等途徑,使學生具備嚴謹的科學思維、較強的實踐及研究能力,具備熟練運用本學科的思想、方法和技術,分析、設計和實現計算機軟件系統的能力。
主幹課程:
JSP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概論、UML面向對象建模與設計、軟件設計與體系結構、軟件測試技術、企業級軟件平台與開發、移動互聯網開發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IT行業、各企事業單位及政府職能部門從事計算機軟件研發、測試、管理等工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畢設作品
軟件工程(理工類,本科,學制四年)
專業介紹: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知識背景,系統掌握計算機軟件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運用軟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術,分析、設計和實現計算機軟件系統的能力,培養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軟件技術高級人才(互聯網軟件工程師、移動互聯網軟件工程師)。
主幹課程:
C語言程序設計、C++語言程序設計、JAVA語言程序設計、離散數學、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組成與體系結構、數據庫分析與設計、操作系統原理、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概論、UML面向對象建模與設計、軟件設計與體系結構、軟件測試技術、軟件項目管理、企業級軟件平台與開發、移動互聯網開發等。
就業方向:
畢業後能在IT、科研、企事業單位和政府職能部門從事計算機軟件研發、測試、管理、維護等工作。
軟件工程專業學生畢設作品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理工類,本科,學制四年)
1、影視工程方向
專業介紹: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知識背景,理工知識紮實、有創造力,能适應影視領域發展需要,熟悉影視工程相關理論及知識,接受影視工程技術基本訓練,系統地掌握影視工程建設和影視作品制作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具備運用數字媒體的思想、方法和技術,實現音頻處理,視頻内容制作與後期處理、影視系統開發等影視文化産品的能力,培養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影視工程高級人才。
主幹課程:
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C++語言程序設計、操作系統原理、計算機網絡、C4D三維建模、計算機圖形學、數字圖像處理技術、OpenGL圖形編程、影視制作基礎、圖形圖像藝術、虛幻引擎基礎、虛幻引擎高級設計、數字音頻技術、虛拟現實技術、影視特效制作技術、影視特效合成等。
就業方向:
畢業後能從事影視系統分析、設計、開發、測試與維護,影視欄目的設計與包裝,影視特效制作等相關工作。
2、遊戲軟件設計方向
專業介紹: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知識背景,系統地掌握數字媒體信息的獲取、處理、存儲、傳播、管理、安全、輸出等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運用數字媒體的思想、方法和技術,分析、設計、實現遊戲軟件、交互式系統以及虛拟系統等數字文化産品的能力,培養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數字媒體技術高級人才。
主幹課程:
C語言程序設計、離散數學、數據結構、C++語言程序設計、C#語言程序設計、操作系統原理、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網絡、計算機三維建模、多媒體技術、計算機圖形學、數字圖像處理技術、Unity3D基礎、Unity3D高級設計、交互設計技術、OpenGL圖形編程、圖形圖像藝術、虛拟現實技術等。
就業方向:
畢業後能從事遊戲軟件設計與開發、交互式系統設計與開發、虛拟現實設計、新媒體設計與開發等相關工作。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學生畢設作品
更多學生優秀作品,請欣賞下方視頻:
(視頻:畢業生優秀作品展)
03我的實力
師資隊伍:
304am永利集团現有專任教師26人,外聘教師1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
近三年,學院教師主持省級教學、科研項目6項;學院學生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3項,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藍橋杯全國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創業大賽等學科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勵10項、省級獎勵50餘項,獲得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際一等獎1項。
1、首席教授
馬光志,男,1964年11月生。博士,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1997年在美North Illinois University大學培訓;2011年在美國Southern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做訪問學者。長期從事數據挖掘與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教學、研究與開發工作。作為主要成員參與了國家民用航天及2項863項目,主持CCUIP中加國際合作、國家高性能計算基金及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25項研究項目。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兩項,武漢市科技進步獎二等、三等獎各一項。獲國家新型實用專利1項,軟件著作版權4部。
2、優秀教師骨幹
汪毅,男,華中農業大學信息學院副教授,兼任信息工程學院教學副院長。先後主持省級教學研究項目1項、校級教學研究項目5項,參與教育部、湖北省、學校等各級教學研究項目12項;主持縱向科研項目3項,并主持多項橫向科研項目;獲得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科技成果推廣三等獎。
吳慧婷,女,副教授,博士在讀,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助理。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先後主持教科研項目4項,主編教材2部,發表北大核心、EI、ISTP檢索論文10餘篇,獲校級教學質量一等獎、二等獎、教學管理獎,優秀共産黨員,優秀班主任等。指導學生獲湖北省優秀畢業論文及藍橋杯程序設計大賽省級一、二等獎,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多項。
劉豔梅,女,副教授。信息工程學院教師黨支部書記,軟件工程系主任。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校計算機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先後主持教育部、省級、校級教科研項目6項;參與項目多項。發表論文10餘篇,核心4篇(EI檢索1篇、ISTP檢索3篇)。主編或副主編教材編著3部。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國家級、省級10餘項。指導“藍橋杯”全國程序設計大賽獲國家級、省級獎10餘項。獲校級教學管理二等獎、教學質量二等獎、講課競賽三等獎、優秀班主任、優秀共産黨員、優秀指導教師等。
王微,副教授,主持教科研項目2項,發表論文9篇,主編教材1部,譯著1部。獲校級教師講課競賽三等獎2次、校級教學質量二等獎。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藍橋杯”大賽獲二、三等獎多次。
吳瓊飛,男,副教授,ATC認證ARM工程師。主持校級教改項目、科研項目2項。發表科研論文9篇,其中2篇北大中文核心、2篇CPCI-S檢索論文,1篇國家級科技核心。主編多篇嵌入式方向實踐教材。參與“湖北省獨立學院計算機高校聯盟嵌入式教材”建設。申報軟件專利1項。榮獲學校教學質量二等獎。指導校級創新實訓項目2項、創業實踐項目2項指導湖北省級大學生創新課題1項。指導多項省級、校級優秀畢業設計。
實訓條件:
校内建設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以及數字媒體技術實訓基地,擁有物聯網、虛拟現實技術等實訓場所9間,電腦424台,試驗箱233套,實訓平台2個。承擔三個專業實驗教學學時1792學時,集中教學實踐環節共計104周。校外實訓基地12個。
軟件實驗室 綜合實驗室
數字媒體技術實驗室 網絡實驗室
物聯網實訓平台 硬件實驗設備及VR設備實驗室
04我的成果
大賽:
學院非常注重大學生創新創業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積極鼓勵各年級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活動和學科競賽。近幾年,獲批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41項,其中國家級5項,省級25項。組織學生參加“藍橋杯”全國軟件設計大賽、77779193永利程序設計大賽、創業大賽等,獲各類獎項100餘項。
學生就業:
近幾年來,學院有30多名學生考取了武漢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國内外重點大學研究生。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好幾年居全校前列,受到用人單位的充分肯定和贊賞。同時,還有多名學生自主創業、參與西部計劃、錄取為國家公務員,形成了多渠道的就業通道。
陳健,2019屆軟件工程專業畢業生,在校期間曾擔任院學生會主席,曾獲得“優秀學生幹部”“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目前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
曹思怡,2019屆軟件工程專業畢業生,在校期間曾擔任院學生會辦公室主任一職,多次榮獲“優秀學業獎學金”“校級三好學生”“優秀畢業生”等榮譽,通過大學生六級,目前在華中師範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
龔恩照,2015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生,在校期間獲得勵志獎學金,三好學生等榮譽,負責并完成一項省級立項項目,獲得各種競賽得獎若幹,本科畢業後考取武漢大學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曾參與周邊學校的支教活動,負責兩項項省級科研項目的科研與開發,參與一項國家級項目的科研研究。現于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吳樂,2017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生,在校期間曾獲“校三好學生”、“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優秀畢業生”等多項榮譽稱号。于2017年通過西藏專招計劃被西藏阿裡地委組織部錄用為公務員,先後在西藏阿裡地委辦公室、阿裡地區改則縣應急管理局跟班學習,于2019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現就職于西藏阿裡地區改則縣改則鎮人民政府。
常浩,2018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生,在校期間擔任班級團支書,榮獲2018屆優秀畢業生、三好學生等榮譽稱号。同年8月,參加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新疆專項,服務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州團委,工作期間榮獲博州2019年度“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号。
05我的活動
學院十分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能發展,打造了“信息工程學院義務維修服務站”“信息工程學院師生聯誼會”“信工杯籃球賽”“志願服務隊”等活動。同時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的各類校園活動,諸如運動會、球類比賽、五月的花海合唱比賽、消防知識實際操作、遊園會等。組織黨員教師和學生進行參觀學習。
義務維修服務站 信工院師生聯誼會
籃球賽 消防實操演練
黨員組織學習 學生會
創業大賽 民辦高校畢業論文聯合答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