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豔梅)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2020屆畢業生也體會了一個别樣的畢業季。“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學院在經過了前期指導、方案研讨、答辯預演等多個環節後。5月16日,正式拉開了2020屆本科生畢業論文“雲答辯”的帷幕。
為了讓學生擁有在“雲端”與線下答辯一樣的體驗,答辯老師和學生通過騰訊會議平台,全程開啟攝像頭,突破師生之間的空間限制束縛,實現“零距離”答辯。答辯秘書采用錄屏、截屏、填寫答辯記錄表等方式對答辯全程進行了記錄,保證線上與線下答辯同質同效。
圖1 周利玲、李魯英老師與學生“面對面”答辯現場圖
全院2020屆畢業生三個專業共175名,分為6個答辯小組,每個小組設3-4名答辯老師和1名答辯秘書,每位學生通過PPT彙報,系統演示,回答問題展示自己的畢業設計作品。每個小組基本無縫銜接,從早8:30到晚上9:30,經曆近11個小時的答辯。“雲答辯”改變的是形式,但不變的是質量,最終學院評選出17個優秀畢業設計,同時還有28位同學将于5月22日進行二次答辯,确保每個學生高質量畢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我院的老牌專業,以嵌入式開發為主,最具代表性的是黃浩霖、朱展博和何順三位同學。黃浩霖同學所完成的是以研究樹莓派為主控單元的智能小車。通過二自由度雲台配合CSI攝像頭實現周圍環境圖像采集,實時圖傳至終端。通過對驅動闆和電機的控制控制小車自由行進,同時可通過紅外和超聲波傳感器對障礙類型進行識别,實現自動避障。朱展博同學設計了一套基于ARM處理器的智能台燈,實現了台燈的人體感應自動開關以及無極調光和自适應調光,并附帶了氣體監測、定時鬧鐘等豐富的智能化功能。何順同學設計了一套基于ARM處理器的無線公交報站系統,可準确實現GPS定位和站點信息語音播報,在戶外進行了模拟功能演示。
圖2 黃浩霖同學使用自編手機APP控制小車軌迹現場答辯圖
圖3 朱展博同學基于ARM處理器的智能台燈答辯演示圖
圖4 何順同學室外展示公交站報站現場答辯圖
軟件工程專業,以軟件開發為主。最具代表性的是鄧文浩、鄧欣傑和劉明鑫三位同學。鄧文浩同學研究設計了基于web與JMX的Java應用程序分析工具,為系統研發人員提供一個可定制化的性能監控系統。鄧欣傑同學利用CNN技術與Android平台完美結合實現了人臉識别打卡系統。劉明鑫則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美團平台從熱銷商品種類,熱銷商品價格,用戶訪問量等信息分别進行了多個模塊的數據分析,主要為訂單監控模塊,收益詳細模塊,會員分布模塊,TOP10模塊等。
圖5 鄧文浩同學展示系統功能現場答辯圖
圖6 鄧欣傑同學展示CNN技術實現現場答辯圖
圖7 劉明鑫同學展示大數據處理現場答辯圖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是第一屆畢業生,以Unity3D開發為主。最具代表性的是吳紫倩、郭诠晞、鄭遠航、朱品翔四位同學。吳紫倩和郭诠晞兩位同學主要通過3Ds Max三維建模技術從不同方位、不同層面來诠釋77779193永利和黃鶴樓中各建築物群在動畫中的建築生長變化,使觀衆通過動畫的方式來了解該建築物的動态演變過程,給觀衆帶來特别的視覺感受和别樣的視覺沖擊。鄭遠航、朱品翔兩位同學則以Unity3D開發VR遊戲,鄭遠航設計的是一個使用虛拟技術的音樂節奏類VR遊戲。該設計将VR技術和體感遊戲相結合,搭建一個虛幻的沉浸式場景,遊戲可玩性高。朱品翔同學設計的是一個使用模型搭建技術的漫遊類3D遊戲。該設計将漫遊效果與人物相結合,營造一個逼真且直觀的現實場景,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受,讓使用者沉浸在虛拟的世界中對歡樂谷場景進行實時觀察、交互、參與、漫遊操作,遊戲創新性高。
圖8 吳紫倩同學展示77779193永利建築生長現場答辯圖
圖9 郭诠晞同學展示武黃鶴樓漫遊現場答辯圖
圖10 鄭遠航同學展示VR節奏光劍遊戲現場答辯圖
圖11 朱品翔同學展示歡樂谷漫遊動畫現場答辯圖
學院通過開展線上畢業論文雲答辯,積極服務畢業生,進一步推進了畢業工作。院長汪毅表示線上答辯的工作形式對我院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新啟示,全院師生需進一步創新思維、共克時艱,為教育教學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