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豔梅]4月3日晚上7:00,軟件工程系全體教師開展了一次題為“疫疫情期間網絡課堂教學方法分享”為主題的網絡教研活動。根據1-4周學校對教師網上教學進行了一次摸底評估,評估涉及到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本次會議主要由學生評價較好的曾丹老師、董建華老師和周利玲老師來做一次教學分享,以促進系部全體教師更好地改進教學方法。
圖1:全體系部教師參與 網絡會議
會上首先曾丹老師分享了在教授數據庫分析與設計的教學過程:由于網絡課堂的知識過于晦澀,學生普遍反饋不好,曾丹老師及時調整了自己的教學策略,改為QQ直播+在線互動方式。授課過程先對前期知識進行回顧,在講授新知識,或者講解到難點,會給學生3-5分鐘進行消化,讓學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識。在程序講解過程時,先解釋程序問題,再讓學生做相同知識點的案例,然後發布在QQ群裡,在對學生程序進行改錯,加深學生對程序的理解。為了提高學生效率,建議學生每次課做筆記;每次課後根據學習知識,布置相關的作業。
圖2:曾丹教師分享的課後作業布置情況
接着周利玲老師分享了在教授Python語言程序設計時的教學過程:周利玲老師主要借助智慧樹平台+QQ直播的方式。安排觀看視頻時間不宜過程,以20分鐘内為主,然後通過QQ直播進行案例講解,講解過程中注重要求學生邊聽邊練,通過在互動過程中會給予學生2分鐘的思考和實踐時間,更好地主動學生的思考和實踐能力。
圖3:周利玲教師分享的課堂互動環節
接着董建華老師分享了在教授軟件工程概論時的教學過程:軟件工程概論是偏理論化的課程,董建華老師為了能更好讓學生吸收,經常後台時刻關注學生視頻觀看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對視頻進行難度調整,并結合實際生活案例進行知識要點及邏輯關系講解。并在每次課程結束前,會安排一定時間進行答疑并針對該掌握的知識點進行提問測試,全員參與刷答案,觀察學生應答速度、準确率和參與的學生人數情況,同時為了防止學生開小差,會不經意間點名要求單獨回答觀測下沒冒泡同學情況。
接着系部其他老師也根據聆聽三位老師的教學經驗分享,表示受益匪淺,也分享了自己在這段時間教學心得并剖析了自己的不足。最後系主任劉豔梅老師做了總結發言,在疫情期間,我們全體教師不畏艱難,克服了種種困難,無論是從課程設計、資源整合,還是從課堂活動設計,大家都主動探索學習。并通過開展直播、錄播、慕課、文字+音頻、線上互動研讨、學生自主實踐等多種方式的教學活動,從前期學校組織的問卷調查來看,我們的課堂質量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希望大家再接再厲,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務必保證教學效果與成效!